使用 iperf3 工具测试本地到 VPS 的连接速度
在右侧专题页面曾介绍多个 VPS 测速脚本,它们工作原理是通过 speedtest、fast.com 公共测速节点来完成。很多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到本地的连接速度,最直接方法还是用 iperf3 从本地主动发起测试。
在右侧专题页面曾介绍多个 VPS 测速脚本,它们工作原理是通过 speedtest、fast.com 公共测速节点来完成。很多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到本地的连接速度,最直接方法还是用 iperf3 从本地主动发起测试。
介绍一个零成本定时备份网站数据到 Dropbox 的方法,自己测试用了下,还是挺好用的。之前是打包 scp 到不同 VPS 上备份,现在可以省掉了,似乎这样数据可靠性也更好,推荐使用。
在 Linux 命令终端下对比 2 个文件内容,并分别显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同地方。该方法特点是不需要先对文件进行排序,缺点则是对比大文件时效率较低。
这是一篇面向 VPS 新手的 Xshell 使用教程,介绍了如何创建 SSH 会话连接。之前曾写过另一个老牌 SSH 客户端 PuTTY 的使用方法,可能有些人不太习惯用这个,界面操作没 Xshell 友好,官方也只有英文版,功能相对简单。
SolusVM Master 需要放行的端口有 5353、5656 这两个,如果设置使用了 noVNC HTML5,还需要相应放行 7706 端口。SolusVM Slave 需放行 6767 和虚拟机的 VNC 端口,默认从 5900 起分配,根据虚拟机最大数设置。
从 Windows Server 2003 开始默认开启了 IE 增强安全配置,在此模式下不能访问未在受信任名单内的网址。如果不是非要使用 IE 浏览器,可以安装其它浏览器代替,这样就不受此功能约束。
CentOS 7 安装程序里的分区不如 CentOS 6 的好用,对于 SolusVM Slave 分区要求没法一步设置好。要在系统安装后删除重建 VG 分区,下文配合截图记录操作流程。
Ubuntu、Debian 下管理软件通过 apt-get 包管理器(命令前缀也可用 apt),本文罗列那些经常需要用到的命令。
安装 Ubuntu Server 18.04 后发现网络配置方法有了变化,由原来的 ifupdown 改为了 Netplan。虽然网上可以轻易找到 Netplan 配置教程,如 Linode 这个或更详细官方文档,但对于需要沿用 ifupdown 的场景就会带来障碍。
SSH 登录 Ubuntu Server 默认会显示一段信息,包括了系统版本,官方文档链接,系统通知事件等(如软件包更新可用状态)。如果不需要显示,可以用下面方法禁用这个 Update MOTD 功能。
Ubuntu 安装后的若干杂项配置,包括设置启用 root 账号,允许其以密码方式登录 SSH,删除不用的其它用户账号,配置网络使用静态 IP 或 DHCP 自动获取。
运行 yum update 默认会更新内核版本,长此以往,系统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内核版本。亦或手动更新最新内核后,想要删除多余不用的内核版本。具体操作方法见文中介绍。
清除 CentOS 系统中的使用痕迹和各类型缓存,包括 SSH 登录记录、终端里运行过的命令,系统日志文件、YUM缓存,释放内存 buff/cache。
虽然网上可以找到 SolusVM 系统模板制作教程,但介绍的都比较粗略,很多操作上的坑没有提到。包括来自官方的文档,官方有两个教程。前者是 SolusVM 自带的功能脚本,操作简单也是测试可行的方法。后者使用 libguestfs 工具包命令制作,测试没有成功。
当网站启用 CDN 会给获取访客 IP 带来障碍,由于多了个代理流程,故日志记录 IP 变为 CDN 的。基于 Apache 的网站要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使用 mod_remoteip 模块或第三方 mod_rpaf 模块,通过 HTTP 标头里的 X_FORWARDED_FOR 字段获取访客 IP,本文介绍前者设置方法。
WHMCS 下单 Dedicated/VPS Server 产品默认要填几个选项,包括设置主机名、密码、NS 地址,用户体验很是不好,徒增用户困扰与麻烦。研究了下如何自动填充内容,本想去掉选项验证,提交后再生成内容值。但似乎不太容易要编辑核心文件,强行去除改动太大,还是直接在页面生成好了。